30岁小伙心梗并发室壁瘤,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微创“修心”,8厘米切口破解生死危机

时间: 2025-09-09 18:39:00

近日,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30岁的“冠心病+心梗+左室室壁瘤”患者实施小切口微创手术。该手术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,还以微创技术替代传统开胸手术,将术后疤痕从20余厘米缩短至8厘米,实现一台手术根治双重心脏病变的突破,帮患者排除了健康与美观的“两大心病”。

半年前,张先生突发胸闷就医,检查结果让他陷入绝望:除急性心肌梗死外,缺血坏死的心肌已形成左室室壁瘤,心功能LVEF值仅37%(正常成人约50%-70%),随时面临心力衰竭、再发心梗猝死的风险。

传统治疗需在胸部正中劈开胸骨,做20厘米左右切口,术后不仅胸骨愈合周期长,还会留下终身疤痕。年仅30岁且未结婚的张先生,因顾虑手术创伤和术后外观,辗转求医半年,始终未能下定决心接受治疗。

转机发生在张先生来到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后。针对他的病情与诉求,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凤玮教授、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吕振乾主任医师团队反复研讨,量身定制了“微创不停跳冠脉搭桥+室壁瘤折叠”联合治疗方案。

该手术仅在左胸肋间做8-10厘米小切口,无需劈开胸骨,既避免了胸骨损伤引发的长期疼痛,又消除了“长疤痕”的顾虑;手术全程维持心脏自主跳动,无需体外循环辅助,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心、脑、肺等重要脏器的损伤,降低手术风险;术中借助超声精准定位室壁瘤范围,采用“三明治”法折叠缝合,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前降支血管重建,既保障血管通畅,又重塑心脏正常结构,手术时间较传统方式显著缩短。

3.5小时后,手术顺利完成。令张先生意外的是,术后当天他就拔除了气管插管,第二天便能下地活动;复查结果显示,其心功能LVEF值已提升至55%以上,恢复至正常水平。看着左侧胸部仅8厘米长的疤痕,张先生激动地说:“我之前根本不敢想,这么严重的病能靠这么小的切口解决!不用劈胸骨、恢复快,还没有难看的疤痕,青岛心血管病医院的团队,用最小的创伤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希望!”

据了解,微创搭桥技术具有三大显著优点:一是创伤极小,能保留胸骨完整性,避免术后胸部切口愈合不良、胸骨感染等并发症;二是恢复迅速,患者术后1-2天即可下床活动,大幅缩短康复周期;三是美观隐蔽,切口位于左侧胸部,疤痕不会影响社交形象。

相关数据显示,近5年40岁以下心梗患者增长20%,熬夜、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诱因。心梗发作前常出现多种警示症状,包括胸痛胸闷、胸骨后压榨感,不明原因的牙痛、胃痛、喉咙紧缩感、左肩放射痛,以及呼吸困难、冒冷汗、恶心呕吐等。专家强调,年轻人严重心梗极易引发猝死,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诊,而微创搭桥技术为有手术需求的患者提供了更优选择。

(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通讯员 宫海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