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堂用生命书写的“人生课”
“王爷爷,是什么让您做了这么多年好事呀?”
在8月20日的杭州市西湖区党群服务中心里,10岁的小宇攥着衣角站起来,声音怯生生的,却让满室的安静都向他倾斜。81岁的王万林坐直了些,白色T恤被风扇吹得轻轻晃动,他看着小宇,眼里的光像落了星子:“是母亲的支持。当年她一个月二三十块退休金,但只要我没钱救孩子了,她就全塞给我。”
这一问一答,像颗石子投进在场30多个孩子的心中。王万林没准备讲义,只带了一肚子的故事,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名叫“守护人生岔路口”的课。
他提到安吉那个15岁的男孩。“孩子看见‘高薪招工’就动了心,瞒着家里虚报年龄跑了,最后在工地出了意外。”
“这男孩最终因意外客死他乡,父母见到时已天人永隔。去世的时候只有15岁!”王爷爷言语中充满了惋惜,当时的他也参与了这个孩子的搜寻工作,他用这个案例向小朋友们呼吁:千万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。
更让人揪心的是跨省救人的事。杭州一个老师的女儿被网友骗到西安,关在出租屋里。“我揣着两百块钱就上了火车,跟骗子斗智,还得求当地警察帮忙。”他比画着当时如何假装“老乡”混进楼道,孩子们的眼睛瞪得溜圆,连大气都不敢喘。当听到“女孩最后扑进妈妈怀里”时,小宇带头鼓起了掌,掌声里混着几声压抑的抽气——有孩子想起了自己出门时妈妈反复的叮嘱。
还有那个被拐到安徽大别山的少女,王万林找到她时,她已经生了娃,眼神空得像口井。“不光要把人带出来,还得让她能好好活下去。” 他劝少女家人搬了家,帮她找了新工作。“现在她女儿都上初中了,每年还寄照片来。” 王爷爷笑起来,眼角的皱纹挤成朵花,“所以啊,走歪了不怕,有人拉一把,照样能走正道。”
他说这话时,孩子们都在点头。那些被他救过的孩子,后来有的成了消防员,有的成了救援队员,“他们现在救别人呢”。这话像束光,照得孩子们眼睛发亮。

“守护人生岔路口”课堂现场。 受访者供图
这堂课的重量,藏在王万林四十多年的坚持里。700多个流浪儿童被他拉回正途,2008 年的“中华慈善奖”证书在他家抽屉里泛着光,但他总说:“不如孩子们一句‘王爷爷’值钱。”
这一天的温暖,不止在课堂里。
清晨的杭州植物园,孩子们跟着自然导师追着斑嘴鸭跑,看黑水鸡的脚蹼划水,“这叫‘结构决定功能’”,导师话音刚落,就有孩子举着树叶喊:“这叶子的纹路,是不是也有大用处?”
下午的安全课更热闹。情景剧里,扮演“被欺凌者”的孩子刚低下头,就有小伙伴冲上去把他护在身后;中国工商银行杭州武林支行的志愿者们搬来“工行驿站”的小桌子,把真钱假钱摆成排,“看这张钞票上的金线,会变色的才是真的”。一个小胖墩举着模拟银行卡喊:“我知道!不能给陌生人发验证码!”志愿者笑着竖起大拇指:“这财商,将来准是理财小能手!”
夕阳斜照时,孩子们抱着王爷爷送的《安全手册》往外走,小宇跟同伴说:“我以后也要像王爷爷一样,做个能拉别人一把的人。”
人民网记者 黄盛